平型关大捷安全配资网,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取得的首个重大胜利,它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,也给八路军带来了一份沉重的教训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尽管这场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士气,然而它也暴露了八路军在面对日军时的致命弱点。
根据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的回忆,当时的686团担负着平型关战斗中最为激烈的部分——老爷庙高地的争夺战。李天佑回忆道,虽然八路军的胜利令人振奋,但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令他深感痛惜。特别是在和日军近战的过程中,八路军以为自己可以依靠过去红军的作战经验与日军作战,然而这种老方法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代价。尤其是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,远超李天佑等人的预期,许多过去引以为傲的战术优势,在与日军的较量中瞬间失效。幸运的是,八路军凭借地利人和的优势,以及三倍于日军的兵力,最终取得了胜利,否则战斗的结果难以预料。
要深入理解平型关大捷所暴露出的八路军弱点,必须从最激烈的战斗——老爷庙的争夺战谈起。1937年9月中旬,日军第5师团的主力准备突破内长城防线,眼看大同已失,晋北门户洞开,日军的攻势如洪水猛兽般迫近,阎锡山急忙下令部队在雁门关一带布防。这一时局让日军第5师团未能采取常规的正面进攻策略,而是选择了两面夹击,首选平型关作为突破口。
展开剩余78%日军的这一意外举动让阎锡山措手不及,幸运的是,八路军115师恰好驻扎在晋北,林师长果断决策,决定在平型关一带设伏,阻击日军。平型关地处灵丘县,四面高山环绕,唯一通行的小道极为狭窄,是陕晋的要冲。
此时,日军第5师团一路推进,没有遇到任何强力阻击,气焰正盛,甚至对平型关的狭小地形产生了轻视,认为阎锡山的晋绥军不敢在这里与他们打近战。9月24日晚,115师提前赶到平型关,冒雨完成布阵,次日清晨,1.2万八路军士兵迅速进入预定的伏击阵地。
尽管大雨倾盆而下,泥泞的山路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,令他们的机械化部队行进缓慢。早上7点,日军的车队开始出现,路况滑腻,车队行进变得缓慢。就在最后一辆日军卡车进入伏击圈时,日军已在平型关逗留了超过半个小时。
此时,信号弹腾空而起,各伏击部队立刻开火,枪林弹雨中,日军指挥官新庄淳不幸被流弹击毙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,曾在东南亚纵横的日军一时间乱了阵脚。
李天佑的686团负责在老爷庙一带伏击日军,第六汽车队是他们的主要目标。这支日军部队虽属运输部队,但并非普通的后勤力量,而是精锐部队,甚至比日军一些步兵大队的战力更强。686团的伏击战一开始就显现了日军的强悍,不久后,李天佑就察觉到,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超出了自己的预估。
在战斗进行时,李天佑将一营派出试探日军的反应。正当他紧张注视战局时,参谋紧急报告他前往师部。师部内,林师长迅速分析战局,指示李天佑需要加快战斗节奏,冲击日军的主力阵地。李天佑立刻指示副团长杨勇带着3营向制高点进攻。
然而,日军在这个阶段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反应。与过去八路军在红军时期曾遇到的敌人不同,日军的应对非常果敢。他们迅速组织起来,利用汽车和地形掩护顽强抵抗八路军的进攻。尤其在近战中,李天佑惊讶地发现,日军战士以小股部队作战时,背靠背的阵形令数十个拼刺经验丰富的八路军士兵难以接近。
尤其在拼刺刀时,日军展现出极强的单兵战斗能力,三五个日军落单,便能与一队八路军激烈对抗,甚至打得八路军士兵疲于应对。这让李天佑痛心不已。更让他感到头痛的是,许多八路军战士还沉浸在旧时的战争思维中,轻敌情绪严重,认为击溃日军后,他们会像以往敌人那样投降。有些班排甚至直接向日军喊话:“老乡,缴枪不杀,优待俘虏!”这种做法,显然并不适用于日军,且给八路军带来了巨大麻烦。
在老爷庙的争夺战中,686团的一个电话员曾因疏忽,轻视了一名受伤的日军战士,最终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在这场激烈的近战中,许多八路军士兵没有意识到日军的汽车成为了有效的掩护,他们不懂得用火力烧毁日军的车辆,从而让日军能够在车底掩护下与八路军展开对抗。
然而,尽管一度处于劣势,老红军出身的686团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战斗力,终于击败了日军。在半小时的激烈交火后,3营最终夺下了老爷庙制高点。制高点的失守,彻底决定了战斗的结局。
战斗虽然取得胜利,但付出了巨大的牺牲。特别是在争夺制高点的过程中,几乎一个连的士兵全军覆没。平型关之战结束时,115师伤亡超过600人,击毙日军超过1000人。日军第五师团的一部分被彻底歼灭,115师也得到了急需的物资,包括大量的军需品和大衣。
总的来说,这场战斗是八路军与日军首次正面交锋。尽管八路军最终以绝对优势取得了胜利,但由于对日军作战方式的不熟悉,再加上部分战士依旧抱有陈旧的作战思维,平型关大捷也暴露出了八路军在面对日军时的致命弱点。这一教训为日后八路军的战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,并促使其不断提升作战能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